第528章迎接新帝
金陵城破,朱允炆大败,在群臣的拥护下,燕王朱棣即位为帝,携家眷进京。
奔驰的骏马,踏起漫天的烟尘,如流矢一般长驱而入。
一道雍容华贵的身影,挡在了入宫的必经之路上。
朱棣扯了扯马缰,停了下来,望向那一身华服的宫装丽人。
那妇人不是旁人,正是朱允炆的生母,当今太后吕氏——不,如今朱允炆兵败如山倒,他继位为帝,吕氏也便只能算是“前太后”了。
朱棣没有下马,端坐于高高的马背之上,居高临下的看着来人。“哀家还没有恭喜王爷终于得偿所愿,荣登大宝……”
吕氏嗓音生硬,最先开了口。
朱棣并不计较她的阴阳怪气或是冷嘲热讽,只淡淡的看着她,平静道:“皇嫂不必气……皇嫂今日过来,应该不是为着向本王……”
语声一顿,男人转了自称:“……朕……道喜的吧,皇嫂有话,不妨直说……”
吕氏似被他转口的那一个“朕”字刺了一下,脸色越发的难看。
“王爷如今既已赢了……”
吕氏固执的唤着他从前的封位,不肯称帝,道:“还请放过我儿,不要赶尽杀绝……”
“皇嫂想让朕放过他?”
朱棣并不意外她的要求,清俊硬朗的脸容上,亦不见什么情绪,仿佛只是无意义的重复着她的话。“没错……”
望着他气定神闲的模样,吕氏却是越发的烦躁,心底压抑着的隐隐不安,如同蛰伏的野兽一般,不受控制的蠢蠢欲动。
“陛下……”
许是也意识到如今再称呼她的儿子为“陛下”,已然不妥,吕氏终是不得不改了称呼:“……炆儿到底是你的侄儿,还请王爷看在血肉亲情的份上,能够放过炆儿,留他一命……哀家会同他搬去其他封地,此生此世,永不再入京,王爷可以放心……”
为着此次的会面,吕氏过来之前,特意装扮过,但再上等的脂粉,却也掩不住她此刻苍白的脸色,她自认为已放低了一切姿态,以为将皇位拱手相让,甘心远走封地,做一个小小的藩王,已是最大的让步。
朱棣忍不住笑了。“你笑什么?”
吕氏眼角不受控制的一跳,雍容嗓音,不自觉的带出几分尖锐:“难不成哀家母子如此退让,还不够吗?难道你真的打算不顾血肉亲情,非致炆儿于死地不可吗?”
朱棣听着她的声声质问,又是讽刺一笑:“皇嫂如今来跟朕讨论血肉亲情,会否晚了些?”
“当初,朱允炆为求削藩,不惜残杀亲叔、迫害族人的时候,可曾将血肉亲情放在心上?”
“是他不仁不义在先,朕今日若是就此放过了他,又如何对得起那些死在他手上的骨肉血亲?!”
想到湘王的阖宫惨死,想到周王、齐王、代王、岷王等人的被废,想到那些被侮辱至死的宫人,被充入教坊司的女眷,朱棣双目渐渐赤红,一字一句的清算。
他一声声的诘问,久久回荡在金陵城百年的城墙上,一字一字,皆是血泪。
吕氏的脸色渐渐惨白,那些久远的削藩之举,如一卷蒙尘的画卷般,缓缓在她面前摊开,浓墨重彩,鲜血淋漓。
削藩——所有的事情,似乎都是从他们决定削藩而起。
但在其时,这一命令,这一举措,却无论于她,还是于朱允炆来说,都只不过是一纸能够令皇权稳固的禁令罢了,至于背后究竟埋了多少无辜之人的骸骨,流尽了多少无辜之人的鲜血,他们从来没有考虑过,也根本不曾在意过……
在一道道削藩的旨意下达之时,他们甚至没有想起过,那被他们残忍的下令斩杀、废黜之人,也是他们的亲人,是朱允炆这个身为侄儿的亲叔叔、亲婶母、是他的兄长弟弟……
彼时彼刻,他们唯一想到的,唯一在乎的就是,这样的举措,对皇位的稳固,有没有效用,会不会令那个高高在上的位子,更坚不可摧一些。
所以,人命算什么,骨肉亲情又算什么?不过是一道道冰冷的奏折和一个个被朱笔无情划去的人名,如同水过无痕,死了也就死了,疯了也就疯了,不会在人的心底留下一丝波澜。
也曾有人向她谏言,希望她能够劝陛下念着同宗同脉,念着叔侄情义,放过湘王、周王、岷王、代王……当时,她是怎么说的呢?又是怎么处置的那人的呢?
吕氏记不清了,又或许只是如今的她,已经不愿意再去回想,再去铭记。
至高无上的权位,令人疯狂,令人不择手段,更不顾一切——
就好像她当初也曾为着那个太子妃的位子,不惜谋害先太子妃常氏和先皇太孙一样。
妒忌往往是开始,随之而来的是强烈的不甘,是哪怕午夜梦回,也抓心挠肺想要取而代之的怨毒与疯狂。
或许她也曾迟疑过、犹豫过,但终究还是对权势的渴求,占了上风,她还记得,当常氏痛苦的死于她的手下的那一瞬,她没有任何
第528章 迎接新帝(1/2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